一、总体概况
1.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威尼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起源于1958年建校伊始的北京轻工业学院轻工机械专业,是威尼斯多年来重点培育的交叉学科之一。2001年获得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位点目前拥有化工过程机械、热能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培养方向。
学位点现拥有“中国轻工业装备制造智能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四主体一联合制浆造纸装备环保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西安中轻造纸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陕西省制浆造纸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研究平台4个,及自建的“真空技术研究”、“干燥及节能技术研究”等研究平台2个。实验室现有使用面积2200m2,仪器设备台套数为1863台套,总价值1912余万元。
学位点目前共拥有专任教师38名,其中博导4名,硕导24名;获得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1人、获得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省级人才称号2人,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 Fellowship1人;获批陕西省青年高校创新团队和省级教学团队各1个,获得各类省部级奖励4项,其中含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2021年,学位点建设持续推进,取得了系列成效。在平台建设方面,新增“四主体一联合制浆造纸装备环保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研究平台1个;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新增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称号1名,新增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 Fellowship1名;在科学研究方面,新增纵向科研到款218万元,横向科研到款267万元,新增SCI期刊论文20篇,新增授权发明专利9件、国际专利1件,主编教材1部,参编英文专著1部;新增本科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个。
2. 培养目标与定位
本学位授权点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养,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从事产品装备研发与运行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尤其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轻化工装备交叉领域所需的高学术素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形成特色。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学术道德和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及工作作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分析方法和实验测试技能,具备良好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交流与鉴别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前沿与动态,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3. 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1年,学位点招收研究生44人,招生规模平稳;毕业硕士生28人,学位授予28人,学位授予率保持100%;就业24人(其中含国有企业11人,民营企业10人,高等教育单位1人),升学3人,总体就业率96.4%;目前,共有在校研究生113人。
4. 研究生导师状况
本学位点38名专任教师中,共有硕士生导师24人,博士生导师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占比28.9%),副高级职称16人(占比42.1%);具有博士学位导师31人(占比81.6%);具有海外经历教师10人(占比26.3%);获外单位硕士以上学位27人(占比71.1%);45岁及以下教师24人(占比63.2%)。学位点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本学位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5. 服务贡献
学位点紧盯国家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瞄准学科前沿,秉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建设与发展理念,突出优势与特色。
(1)聚焦生物质高效转化能源技术,服务行业资源化利用
学位点持续在生物质高效转化能源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取得到系列成果。2021年度,进一步优化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及燃料乙醇发酵技术,采用模型化合物对木质纤维素高密度底物酶解发酵过程的抑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开发高效的转化途径;提出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中间循环生物燃料的方法,同时研究了木质纤维素水解过程的特性,提高最终纤维底物转化燃料的效率。对行业资源化利用,特别是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关注热能高效利用,服务轻工行业节能需求
学位点持续在热能利用与干燥技术方面开展系列研究。2021年度,利用孔道网络、多尺度理论以及响应曲面法等,对果蔬、粮食和植物纤维物料等过程开展了能效、模拟和干燥工艺研究,分析了提高能效的方法和思路,研究了物料内部水分迁移的优势通道和物料干燥收缩变形的因素以及干燥均匀性关键问题,对于轻工过程热能的有效利用和干燥过程物料品质的提升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本年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继续建立以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2)持续高质量、高水准、可持续性地建设辅导员队伍,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本学位点目前设有专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2名。
(3)积极通过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和年度考核机制激励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保证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政策、举措、保障体系完善,效果显著。出台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办法,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4)持续建立以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通过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
2. 研究生党建工作
本年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
(1)严格党员发展流程。注重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制定《37000Cm威尼斯研究生支委会工作标准(试行)》、《37000Cm威尼斯研究生党员先锋作用考核制度》、《37000Cm威尼斯研究生党员发展推优评审细则》等制度文件,以制度明晰党建工作要求,以标准规范党员发展流程。2021年度共开展2个轮次的党员发展工作,讨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人,新发展党员1人。
(2)党建领航践行初心使命。为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9月,研20党支部组织开展院级“百名研究生讲述百个党史故事”活动,并有6名通知荣获校级“百个积极分子”荣誉称号;创新创业党支部组织开展院级“心理情景剧剧本评选活动”活动并有1件作品荣获校级“优秀奖”。2021年11月,研20党支部组织开展院级“微党课”活动并有1名同志荣获校级“优秀奖”。
(3)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21年,为教育引导研究生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学位点开设“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研读党史学习专栏,对党史笔记、心得感悟进行交流分享;面向全体研究生开展“党史故事选拔大赛”,征集微视频、情景剧、漫画、海报、红色感想、书法作品等各种形式的党史红色故事;邀请学校“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史学习教育研究生宣讲团走进实验室,开展党史宣讲活动。
3. 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本年度重点开展以几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定期组织党团支部开展理论学习。一是每月组织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理论学习,加强研究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指导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2021年,先后开展观看党史影视剧、对话英雄先烈、讲党史故事等团日活动,引导教育研究生深入学习贯彻党史教育,推动青年团员的爱党爱国情怀。
(2)积极开展“谱诗篇•庆国庆•学党史”主题活动。2021年6-11月,学位点广泛组织研究生党员、积极分子参与理想信念教育系列活动。研19党支部开展了“学习党史国史,传承红色基因”研讨会;志愿服务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了“写汉字·送祝福·庆国庆”汉字书写活动;创新创业党支部开展了“继往开来,续写新时代篇章”国庆观影热议活动及“毕业生党员同上一堂党课,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研20党支部开展了“读一本好书·送美好祝福”国庆读书分享活动。
(3)开展“青春不散场”研究生文明离校系列活动。2021年6-7月,学位点组织全体毕业生开展了“师生共话毕业情”研究生毕业座谈会、“研究生学长论坛”之“学科竞赛”“求职技巧”专场讲座2场。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不断拼搏进取,不忘母校培育恩情。
4.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内涵和旗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核心载体,也是一项立德树人工程、长远工程、长效工程。本学位点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建师生共有精神家园。
本年度重点开展以几下三方面的工作:
(1)推进科研育人以文化人。自入学来便广泛开展老师-同学、高低年级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竞赛活动。学位点于2021年9月-12月举办了“未央导师论坛”系列讲座,邀请高级工程师、西北工业大学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做客,并邀请在校青年教师、国奖获得者分别从科研、竞赛、专利、考博、就业等方面进行经分享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在学院内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参与人次达500余人次。
(2)举办“科创plus青年在行动”主题科创活动,着力提高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2021年,学位点共组织线上线下学术讲座、学术沙龙14场,先后邀请学位点青年教师开展“科创竞赛”学术沙龙2场;邀请朋辈先锋开展“科创竞赛”专题辅导讲座2场;邀请学院国奖获得者开展学长论坛3场,邀请科创成果丰硕的同学讲授“科技论文写作”、“专利撰写”辅导讲座2场,邀请在读博士生分享“如何备战考博”、“如何选择高校”等讲座5场,前后累计500余人次研究生参与。
(3)持续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亮点品牌。学位点广泛动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共有2支队伍获批校级立项,1支队伍获批院级立项。其中,“拾遗计划”团队获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三等奖、优秀调研报告奖。《“救在身边”大学生应急教育实践项目》获得陕西省第五届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银奖;全年组织开展50余次志愿活动,总时长达37950余小时。
5.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与课程思政等情况
本年度重点开展以几下三方面的工作:
(1)依托学校政策制度,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制定执行准入细则。学校目前已有51名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全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基础课任课教师。学生工作队伍有5名副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研究生导师并指导硕士论文。
(2)助力课程思政,培育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学位点主动对接学院教学优势资源,发挥专业教师积极性增强参与感,培育精品课程,落地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优质专业课程学生学习线上线下同步,促进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提高课程育人的亲和力、渗透力。带动更多的学院青年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教辅联动,形成育人合力。构建网络育人“同心圆”,让课程讲出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让专业课程讲出“思政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丰富课程思政传播途径,不断满足“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切实打造“指尖课堂”。
(3)线下与线上教育相结合,持续强化“心灯栏目组”品牌建设。学位点积极思考如何将网络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日常管理相互结合,聚焦大学生实际需求,通过“微课堂、微访谈、微答疑”,占领“微”领地。“心灯”不断鲜活形式,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辅导员、优秀校友、学生朋辈的主观能动性,推出“师情话意”、“薪火相传”、“榜样力量”等系列专题,把学生既作为受教育的客体,也作为参与思政的主体,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力、亲和力,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融合,努力做到“点亮学生理想的心灯、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
6. 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学院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努力切合研究生群体需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作用,注重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
(1)建立安全稳定工作机制。一是定期开展学生日常安全教育,通过谈心谈话、深入宿舍、召开主题班会等多途径开展安全教育,2021年共开展线上线下安全教育12场。二是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严格落实疫情期间晨午检打卡和每天健康上报。三是制作《37000Cm威尼斯2020-2021学年实验室签到本》,响应学校关于“禁止带餐进实验室”的校园文化建设。
(2)持续强化导学关系,完善育人机制。制定《37000Cm威尼斯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协同工作机制》,规范每周一次导学组会、每月一次导辅座谈会,将导学关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2021年,通过“羽”导相约师生羽毛球赛、“乒”博人生,以球会友研究生师生乒乓球赛、“我为研究生注入科研动力”师生交流活动促进导学关系建设。
(3)扎实开展2021级新生入学教育和2021届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2021年6月,学位点组织开展“师生共话毕业情”、“毕业生创新成果展”、“青春不散场”等研究生文明离校系列活动,营造爱校荣校的氛围和情怀。2021年9月,通过召开入学教育动员大会、研究生培养管理大会、思政教育制度培训会及班团两委及党支部委员会成员选举等引导新生适应学习生活,明晰未来规划。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 招生选拔情况
本学位点继续依据《37000Cm威尼斯推免生接收办法》、《37000Cm威尼斯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细则》、《37000Cm威尼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奖励办法》等基本政策,通过如下具体措施,提升本学位点的招生选拔工作:
(1)初试阶段的生源质量保障措施
1)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宣传优势,建立本学位点招生宣传网,并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招生宣讲,以便考生直接获取招生信息;2)积极鼓励本学位点教师参加各种招生咨询,以扩大本学位点的影响;3)采取外校推免生不受招生计划限制之政策,以吸引优质生源。
(2)复试阶段的生源质量保障措施
1)在校院两级复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本学位点复试工作小组,学科带头人任组长,成员由本学位点核心课程的优秀教师和指导研究生经验丰富的导师组成;2)严格按照学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及录取办法》和本年度疫情的特殊情况,尽量减少学生跨地区流动,严格按照线上远程复试流程开展工作;3)明确复试的方式和考核目的。采用线上专业素养测试和综合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口试主要是专业课内容测试,重点考核专业学术水平及知识结构,面试重点考察考生所掌握的外语水平(含口语和听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4)严把复试各环节,力求测出考生真水平。复试环节为:外国语测试、政治思想素质考核、专业课考核、专业技能考核、专业综合素养测试等。在学校做好外国语测试和政治思想素质考核环节的基础上,本学位点重点把好以下环节:①专业素养测试:采取线上面试方式,首先,考生在专业综合知识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并现场回答;其次,面试小组成员提问题,考生回答;最后,小组成员现场实名制打分。②导师一对一考核:属于初步意向选导师环节,导师和考生面对面沟通和交流,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学科前沿的了解情况和研究兴趣等,导师给出考察成绩并实行一票否决制。③通过以上环节,考生总成绩按照初试成绩×60%+复试成绩×40%计算后张榜公示,整个录取过程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从而确保生源质量。
在以上保证措施的推动下,本年度招收研究生44人,其中推免生5人,一志愿录取21人。招收研究生主要来自37000Cm威尼斯、兰州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100%为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招生规模平稳,生源质量稳中有升。
2. 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2021年度,根据培养目标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继续扎实推进本学位点的课程建设,主要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课程建设工作:
(1)结合本学位点研究方向,遵从学科交叉、跟进学科前沿,继续重点建设以“轻化工过程装备导论”、“现代干燥技术”为代表的特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坚持学科研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研究成果反哺于教学。
(2)继续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用好课堂主渠道,坚持有机融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坚持知信行统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循专业特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投身专业使命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投身西部建设。
(3)积极开展各类线上教学平台的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实操能力,为研究生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 导师选拔培训
在导师选拔方面,本学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障与推进:
(1)规范导师选拔标准,严格把关导师遴选
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37000Cm威尼斯选聘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实施办法》,学院每年对申请本学位点的硕士生导师执行严格的遴选审核制度,对符合本学位点硕士生导师基本条件的申请人召开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会议,采取投票表决制度进行初审并将表决结果报送至研究生院,由校学位委员会进行审核、表决、批准。
(2)积极开展导师培训工作,提高导师业务能力
研究生院统一组织相关的导师岗位培训,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导师自身素质,规范硕士生导师管理。按照《37000Cm威尼斯关于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组制度若干规定》,新遴选导师一般需加入具有丰富研究生指导经验的导师为组长的导师组,参与并协助指导研究生,学习研究生指导经验。另外,鼓励支持导师外出学习进修,本年度选送部分硕士生导师参加厦门大学,参加37000Cm威尼斯第十期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同时,开展系列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训练营、“课程说课”经验分享沙龙、青年教师座谈会、教学沙龙、教学培训等活动,提高导研究生师业务能力。
(3)强化导师考核审查制度,提高导师队伍建设水平
从2011年开始,学位点每年度按照《37000Cm威尼斯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对现有导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审查工作,建立导师动态管理体制。对于符合条件的硕士生导师继续聘任,不符合条件的导师停止其招生资格。考核过程中,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导师遴选基本条件,结合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经费来源等情况对现有导师进行初审,并将结果报送至校学位委员会复审,严格执行相应的复审决定,确保硕士生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促进本学位点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4)重视导师职责履行情况,建立相应学生问卷调查制度
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和定期指导工作,要求导师应按期听取研究生的汇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特别对研究生的课题进展情况应及时沟通和指导,对研究生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行为及时批评和教育,对研究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予以帮助和解决。另外,学院建立学生对导师的反馈机制,每年度定期对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工作,并将结果统计后作为导师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在以上措施保证下,2021年本学位点审核通过4名博导、24名硕导招生资格,其中新增硕导2名。
4. 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校党委成立教师工作部全面统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现师德师风建设有机构、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覆盖应聘入职、职业培训、年度考核、职称评聘、人才计划推选等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
学位点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和《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等文件,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师德舆情快速反馈制度、事前学术诚信问题核查制度,公布师德失范行为投诉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各方监督。根据学校制定《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规则及处理办法》,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学术道德、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提醒与警示,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另外,通过课程思政教研组,挖掘本学位点课程思政元素,开展多项专题培训活动,如课程思政工作坊系列活动、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分享会、组织教师参加“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中央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组织与实施(1)——课程思政在清华”等多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等。
同时,举办师德专题教育线上答题竞赛活动,开展西迁纪念日新进教师专题培训、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等活动,坚定教师理想信念,传承弘扬西迁精神;采用公众号推送、短视频等形式,发扬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榜样力量,进一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如通过学院公众号“机电资讯”的“师情话意”板块,学位点胡连华等老师为学生传达希冀,传递正能量;疫情期间,通过 “声声入耳”栏目,董继先、陈海峰教授结合亲身经历,鼓励青年教师、研究生迎难而上、踔厉奋发。
2021年,学位点4名教师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名教师获得37000Cm威尼斯诚博师德标兵称号。
5. 学术训练情况
首先根据培养方案要求,每位研究生在毕业之前应听取学术报告10次,做5次seminar。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将相应的《37000Cm威尼斯研究生学术报告记录表》和《37000Cm威尼斯学术报告记录单》分别交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和导师签字确认后方可参加学位答辩。本学位点通过校院内的学术论坛、导师论坛等形式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及提高自身对科研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总结能力、讲解能力、协调配合等能力。2021届毕业的所有研究生均超额完成了学术训练的有关要求,学术能力提升明显。
同时,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研究生国家级及省级竞赛,通过各类训练,锻炼沟通、实践和学术能力。2021年,研究生参加了第八届中国研究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第十二届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等各项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8项。
6. 学术交流情况
学位点教师及学生通过各级国际合作项目、学校、及国外特殊项目资助等方式,参加各类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以及赴各类国际先进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短期学习、研讨及参观交流等活动。2021年,学位点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1人次,国内学术会议36人次;研究生参加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ass Utilization Technologies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nocellulosic Materials、2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各类学术会议交流活动7人次,参加国内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年会、第二届中国热物性学术会议等各类学术会议交流活动17人次。
除此之外,积极组织学位点内部的学术交流,开设科研讲座,特别是通过“博士论坛”、“学生论坛”等方式,交流科学研究的体会和成果;特别针对研究生,开展了专利申请、论文写作和文献阅读等方面的报告,并组织研究方法研讨,推动研究生科研方法学习的不断深入,提高研究生科研组织能力和科研交流能力。
7. 研究生奖助情况
为优化硕士研究生生源结构,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创新人才的选拔,学校设立了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本学位点严格按照学校研究生院奖助体系部署要求,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享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新生入学奖励、推免生奖励基金、研究生专项资助基金等。2021年,本学位点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次,获得学校创新基金高水平成果奖励23人次,获其他各类奖学金97人次,奖助金额达到90余万元,助学金已实现全覆盖。
8. 学风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在学风建设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举办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讲座
为新入学研究生举办有关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专题讲座,强调和明确学术道德的内容和具体要求。通过专题学习,使研究生了解学术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规定,进一步明确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邀请学术造诣高和师德声誉好的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举办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为对本学位点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和遵守学术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
(2)建立和完善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规章制度
为强化对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管理,学校建立完善了《37000Cm威尼斯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37000Cm威尼斯研究生考试违纪与作弊处理细则》、《37000Cm威尼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37000Cm威尼斯学位论文学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3)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校内外有关学风宣讲活动
按照《37000Cm威尼斯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了学校或校外有关部门举办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及学风建设的专题宣讲活动。
2021年,本学位点研究生参与省级学术道德宣讲等活动2场次,参加人数80余人次;参与校级学术道德宣讲等活动4场次,参加人数160余人次。
通过持续不断的学风教育,本学位点研究生具备了良好的学术道德,未出现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 人才培养
2021年,学位点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落实人才培养工作:
首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1)在课堂,发挥专业教师积极性增强参与感,培育精品课程,落地课程思政建设;(2)网络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日常理相互结合,聚焦大学生实际需求,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力、亲和力。
其次,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增强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积极开展各类线上教学平台的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教学实操能力,为研究生混合式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另外,坚持全方位多角度监控,完善督导评价和课程质量保障体系。(1)利用软件平台,依托大数据,对研究生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分析,从课程进度、能力培养等方面监控学生学习与思想动态,并建立实时反馈,聚集跟踪研究生个体培养。(2)组织校院两级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深入课堂教学一线进行督教、督学、督管活动,并坚持闭合循环,持续改进。
2021年,本学位点1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
2. 教师队伍建设
学位点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2021年,本学位点共有教师38名,新增硕士生导师2名;新增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称号1名,新增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 Fellowship1名。
另外,积极支持导师外出学习进修。2021年选派3名教师赴厦门大学参加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目前有4名教师在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1名教师赴德国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 für System- und Innovationsforschung ISI)进行交流访学。
此外,为了提升学位点青年导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依托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参加思政工作坊、教学沙龙等各类培训、交流活动30余人次。
3. 科学研究
学位点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秉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一方面瞄准学科前沿,注重基础研究,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统筹规划,在2021年度取得了系列科学研究成果。
2021年,学位点新增“四主体一联合制浆造纸装备环保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研究平台1个,将重点围绕绿色造纸领域开展研究,并积极探索研发平台校企共建、科技成果校企共享、成果孵化校企共推等新模式,力争走出产学研用有序协同的新路子。
202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5项;新增纵向项目科研到款218万元,横向项目科研到款267万,专任教师人均年科研经费12.7万元。
2021年,学位点发表论文100余篇,包含SCI收录论文20篇,EI收录8篇。其中,在专业顶级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IF=9.709)发表题为“Thermodynamic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a new combined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driving by medium-and-high temperature geothermal water”文章,提出了新的可以提高地热资源利用程度的热电联产系统,通过耦合闪蒸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并得到了可使火用效率最大化的最佳闪蒸压力和发电机温度;目前,学位点已连续三年在“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发表相关研究文章,说明学位点在新型能源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利用方面,都走到了学科的前沿。另外,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IF=5.584)发表了题为“Directly visualizing the crossover from incoherent to coherent phonons in two-dimensional periodic MoS2/MoSe2 arrayed heterostructure”的文章,研究表明通过调节MoSe2纳米点阵列的密度,可以破坏和重建相干声子输运,在原子尺度上直接观察到了非相干声子输运到相干声子输运的转变,并基于空间能量分布和非简谐分析,可视化了相关破坏引起的显著声子局部化,有助于实际应用中进行精细的热控制和管理;学位点与此相关的微纳尺度强化传热研究近几年持续保持高质量的成果产出,培育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称号1名,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 Fellowship1名。
在专利授权方面,“一种基于地热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利用中低温热源的氨水工质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太阳能-地热能混合热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等9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董继先教授团队的“一种等距弧形磨盘设计方法”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在教材及著作编写方面,主编“过程控制工程及系统设计”教材1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十三五”规划项目),参编“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Biorefineries, Biofuels, and Value-Added Commodities”英文著作1部。
4. 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情况
学位点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模式,一方面强化不断鼓励支持师生赴境外访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另一方面通过邀请报告、学术兼职等形式加强与境外同领域内知名团队进行学术交流。
本年度,通过学校学院制定的各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制度,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其中,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7人次,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11人次。另外,1名教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进行访学交流。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 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问题分析
依据本校60余年在轻工领域的基础和优势,本学位点形成了化工过程机械、热能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培养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国家轻化工装备行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拥有“中国轻工业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制浆造纸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主体一联合制浆造纸装备环保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制浆造纸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中心,还自建有“干燥及节能技术”、“真空技术及应用”等校级研究平台。近5年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陕西省科技厅以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为学位点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2021年,本学位点科研项目及科研到款稳步增加,学科高质量国际期刊文章持续发表,授权专利数量及质量稳步提升,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同时,学位点还存在以下问题:
(1)研究生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年度,学位点招生数量稳中有升,但在生源方面,主要为本校及其它一本、二本高校;生源中,一志愿的一本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本校;研究生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2)学位点科学研究方向需进一步凝练
目前,学位点研究方向主要基于化工过程机械、热能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三个培养方向展开;随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及本学位点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需要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瞄准学科前沿,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
2. 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1年,本学位点在各级学位论文抽检中全部合格。
3. 优秀学位论文情况及分析
2021年,学位点5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得37000Cm威尼斯校级优秀硕士论文,较去年有较大提升。
六、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拟进行以下改进:
(1)针对研究生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本学位点拟从如下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是进一步扩大招生宣传,特别针对其它一本高校,宣传本校本学位点的科学研究及各级的奖励措施,吸引考生报告,进一步促进生源质量的提升;二是进一步提升本学位点科学研究的水平,扩大学术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报考。
(2)针对学位点科学研究方向需进一步凝练的问题,需依据目前学科发展的动态,充分调研,瞄准学科前沿及相关学科交叉生长点,结合学位点的现有师资及研究方向,突出特色,进一步凝练符合本学点建设与发展的科学研究方向。